农业全球化:法规如何护航农产品国际贸易?

来源:三农内参编辑部 作者: 时间:2025-02-24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里,农产品不再只局限于本土的田间与市场,而是跨越国界流通。农产品进出口,关系着农民收入,也影响着咱们日常餐桌上食物的种类与价格。这背后,有一系列严谨政策法规保驾护航。今天,全国三农调研中心的调研员带大家了解一下相关的法规。

农业全球化:法规如何护航农产品国际贸易?

根据《农业法》第三十条规定,国家鼓励发展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国家采取加强国际市场研究、提供信息和营销服务等措施,促进农产品出口。为维护农产品产销秩序和公平贸易,建立农产品进口预警制度,当某些进口农产品已经或者可能对国内相关农产品的生产造成重大的不利影响时,国家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

现实中,国家大力助推农产品出口。深入调研国际市场,摸透不同国家对农产品的喜好,给农民和农业企业“划重点”。比如,了解到某国超爱有机蔬菜,相关部门马上引导国内种植户改种有机蔬菜,还帮忙吆喝卖货。咱中国的茶叶、特色水果等优质农产品,就这么走出国门,农民的钱包也鼓起来了。

全国三农调研中心的调研员跟大家强调一下,进口预警制度同样关键!农产品进口越来越多,一旦有进口产品冲击国内产业,预警机制立马启动。要是大量低价进口水果涌入,可能让国内果农吃亏,国家就按制度,提高关税、限制进口量,稳住国内农产品市场,保障农业生产平稳。这项法规,既给农产品进出口创造机会,又在公平稳定的框架内,护住国内农业的“命根子”,让农产品贸易在有序中越来越红火。

全国三农调研中心调研员,致力于精准捕捉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热点问题,及时响应社会关切,推动三农问题的积极解决。加入我们010-69945235。

全国三农法制调研中心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