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破解地下深处甲醇“身世之谜”

来源:农科院 作者:佚名 时间:2025-02-07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厌氧微生物科技创新团队了解到,该团队联合日本国立海洋研究开发机构、日本北海道大学、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破解了地下深处甲醇从何而来的未解之谜,相关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130日在国际期刊《自然》上发表。

新研究破解地下深处甲醇“身世之谜”

甲醇生成细菌与甲基型产甲烷古菌通过种间甲醇转移互营降解甲酸产甲烷。(采访对象供图)

据介绍,团队科学家前期从地下油藏先后分离获得了厌氧细菌新科物种——嗜甲酸赵氏杆菌,以及吃甲醇产甲烷的厌氧古菌新科物种——胜利甲烷嗜热微球菌,这两种菌通过合作配合持续生成天然气。

“嗜甲酸赵氏杆菌可以将甲酸转化为甲醇,但对甲醇不耐受,随着所处环境甲醇浓度升高,整个生产过程会逐步停滞。”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厌氧微生物科技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承磊告诉记者,胜利甲烷嗜热微球菌会不断吃掉地下环境中的甲醇,并将甲醇转化为甲烷。他表示,此前科学界认为细菌和古菌互作产甲烷主要依赖于微生物之间的氢气、甲酸或电子传递,而此次发现的种间甲醇转移是一种新的菌群互作产甲烷模式。

该研究团队表示,他们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和四川省创新群体等项目的大力支持,研究成果不仅拓展了人类对地下深处生物圈的碳循环认识,还为未来开发“地下沼气工程”和碳减排新技术开发提供了全新思路。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