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林还耕、填塘还耕,补偿如何落实?

来源:三农内参编辑部 作者: 时间:2025-01-17

近年来,退林还耕、填平鱼塘在不少地方成为备受关注的现象,只要被卫星拍到,就可能面临还耕要求。很多人心中疑惑,国家真有这样的政策吗?其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今天,全国三农调研中心的调研员就来跟大家聊一聊。

退林还耕、填塘还耕,补偿如何落实?

实际上,自 2020 年起,守住 18 亿亩耕地红线,便是农村的重要政策。历经几十年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不少地区的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已逼近甚至低于红线。在增加耕地的需求下,盖起的楼房、厂房难以拆除,退林还耕、拆除农民违建房便成为途径之一。

农民最为关心的,一是退林还耕、填平鱼塘是否合法;二是自身损失能否得到补偿。国家对此已有明确指示,严禁强制推进与一刀切做法。对于拥有合法手续的情况,农民的合法权益会受到保护。如果确实需要复耕,也会考虑树木的盛果期、鱼塘的出渔期,尽可能降低农民损失,并给予适当补偿。

这一政策的出发点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基,只有保证足够的耕地面积,才能稳定粮食产量,应对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需求。在执行过程中,也在不断完善措施,兼顾农民利益,力求在政策推进与民生保障间找到平衡。

全国三农调研中心调研员,致力于精准捕捉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热点问题,及时响应社会关切,推动三农问题的积极解决。加入我们010-69945235。

全国三农法制调研中心

三农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 本网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投稿服务
政讯通·全国三农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三农发展促进中心